2018年5月30日星期三

「這陷阱、這陷阱、這陷阱 偏我遇上」(1)

        要講對粵語流行樂壇影響深遠的人當然不能不提人稱「校長」的譚詠麟﹙Alan Tam﹚。譚校長某某年8月23日出生於香港,既然他說年年25歲,所以我在這裡姑且不透露他的出生年份,但心水清的讀者們,以「校長」屹立樂壇40多年,大概也可以知道他今年是否屬於耆英一族了吧。

         很多人都知道Alan在溫拿樂隊之前和陳百祥、陳百燊、陳友、彭健新、葉智強等人組成的Loosers樂隊,但鮮為人知的是在此之前Alan曾經和湯家驊等人組成Galaxy樂隊,湯家驊是資深大律師,香港建制派政治人物。但樂隊很快便解散。1973年著名音樂經理人梁柏濤﹙Pato﹚將Loosers重組,陳百祥兄弟離隊,加入了「呀B」鍾鎮濤,改名Wynners,成為70年代紅極一時的樂隊。



         1978年,溫拿樂隊成員各自獨立發展,並相約每五年一聚的諾言。Wynners的軼事,留在日後再作介紹。1979年Alan開始推出個人專輯。1981年改編自日本歌手五輪真弓的「忘不了你」及澳洲樂隊AIR SUPPLY的「小風波」都大受歡迎,為「校長」獨立發展打穩了陣腳。到了1984年推出的「愛的根源」、「霧之戀」以及1985年的「愛情陷阱」之後,被譽為愛情三部曲,此時Alan已經紅得發紫,到咗八十年代中期,香港嘅樂壇進入咗譚、張爭霸年代,因為當時張國榮憑翻唱了吉川晃司作曲,黎彼得填詞的“Monica”而瞬間成為天皇巨星。兩位星級歌手的歌迷經常有磨擦,曾經在某個頒獎禮的後台發生衝突,多人受傷,所以自1987年Alan連續攞咗4屆十大勁歌金曲最受歡迎男歌手之後,宣佈從此不再領獎。雖然佢哋嘅歌迷之間有不和,但兩人於1999年卻一齊合唱「校長」的“幻影”和“霧之戀”嘅混合版,沒有表現出同對方不和,所以我時常感覺香港的fans是比較幼稚,又或然者是唱片公司為了宣傳,請人做「媒」,製造不和假象,就不得而知。類似場面亦曾出現於陳寶珠和蕭芳芳時代的影迷身上,而在外國的影迷和樂迷就比較少發生,球迷則例外,尤其是英式足球,暴動也見過。


       「校長」於1986年11月13日第一次在卡加利開他的演唱會。我還記得出場第一首歌就是他在1985年獲獎無數的「愛情陷阱」,現場氣氛馬上變得火般熾熱,其後於2012年10月7日為宣明會籌款,再度假銀禧紀念館演出,2014年10月17日「校長」還帶同Wynners一齊來Calgary,為一眾樂迷熱烈演出。

2018年5月23日星期三

「天才與白痴 你黐定我黐‥‥」(2)

        「人生如賭博,贏輸都無時定,贏咗得餐笑,輸光唔駛興……」。這首「鬼馬雙星」的歌詞,我記得當年在廟街夜市,那些販賣翻版唱片及盒式錄音帶的檔口,全部都在播著許冠傑這首歌,剛才那些歌詞由廟街街頭到街尾,都可以聽到。
         其受歡迎程度,一時無兩。而「鬼馬雙星」亦破了1974年電影票房紀錄,共收600萬港元。75年許氏兄弟再拍了「天才與白痴」,76年「半斤八兩」,78年「賣身契」,這幾套電影都是當年的票房冠軍,而電影的主題曲及插曲都大受歡迎,「浪子心聲」是亞SAM作曲,與黎彼得一齊作詞,非常欣賞這首歌的詞,「命裏有時終須有,命裏無時莫強求」旋律固然好聽,亦是警世良言。自此亞SAM亦與黎彼得合作了不少金曲,歌詞亦生動風趣,充滿正能量,例如「世事如棋」恩怨愛恨,世事如棋,每局都充滿傳奇、「父母恩」父母恩,勝萬金,春暉寸草心、「打雀英雄傳」六嬸、三太公、大眾開檯啦面似蓮蓉,這些歌曲都開創了粵語流行曲的先河。「鬼馬雙星」當年大賣15萬張,亦是英國BBC電台播的第一隻中文歌曲。92年亞SAM宣佈退出歌壇,同年在紅館舉行41場告別演唱會,打破香港歌手在紅館舉行演唱會的場次紀錄,後來才被徐小鳳43場打破紀錄,而亞SAM亦是首位在紅開演唱會的歌手,其歌神地位也是實至名歸,而另一位歌神張學友亦謙稱亞SAM才是真正的歌神。



        六十年代香港樂壇的怪現象是本土語言﹙粵語﹚歌曲不受歡迎,飽受歧視,而當時受英國殖民地文化衝擊,對外國文化響往,而粵語流行曲大多是粗製濫造,歌迷決乏信心。至七、八十年代經濟起飛,本土文化自豪提昇,亦有很多粵語廣告歌開始流行,喚醒了很多音樂人對粵語歌的重視,其中顧家輝、黃霑、盧國沾、鄭國江等人亦功不可沒。
         亞SAM受其偶像貓王皮禮士利﹙Elvis Presley﹚影響甚深,不論台風及他的豹紋衣著都是深受其影響,而且亦改篇了不少貓王的歌曲,例如「咪當我老襯」﹙Baby I don't care﹚、「佛跳牆」﹙Don't Be Cruel﹚、「柔情淚」﹙Summer Kisses Winter Tears﹚、「加價熱潮」﹙Rock Around the Clock﹚、「錢會繼續嚟」﹙I need your Love Tonight﹚等等,都是極受歡迎的改編歌曲。其後亞SAM在1978年推出的「財神到」在東南亞大賣20萬張,而且成為每逢農曆年在電台及電視台必播之歌。


         黃霑曾經說亞SAM娶了洋人,讀番書,一直唱英文歌都帶頭唱粵語歌曲,令到粵語歌曲脫胎換骨。其實亞SAM的歌紀錄了不少香港成長史,2004年復出唱了「繼續微笑」、「04祝福你」,為剛受SARS打擊的香港打氣,充滿正能量,他的確是香港粵語流行樂壇的開山鼻祖,粵語樂壇的揭幕者,當之無愧。能夠在香港流行樂壇屹立半世紀,絕對唔簡單。

2018年5月16日星期三

「天才與白痴 你黐定我黐‥‥」(1)

        如果要談香港粵語流行樂壇,絕對不能不提歌神許冠傑。事實上本人在最初彈結他,由歐西流行曲而改彈中文歌曲,第一首彈的歌曲就是亞SAM的「雙星情歌」。這首是許氏兄弟74年電影「鬼馬雙星」的插曲。亞SAM自己包辦作曲、填詞,與呂有慧在片中曳搖輕舟,唱著情歌,令人印象深刻,亦把當時70年代一般樂迷覺得粵語流行曲是比較低俗的印象改觀。
其實亞SAM的第一首粵語流行曲是在72年面世,當時他與兄長許冠文在TVB主持「雙星報喜」電視節目,許冠文在完成第一輯之後,離開香港出國遊歷時寫了一篇英文歌詞,後來由鄧偉雄翻譯成中文,再由亞SAM譜上音樂,在「雙星報喜」第二輯播出,大受歡迎,亦導致亞SAM由唱歐西流行曲開始轉型,大量創作了不小經典粵語流行曲。

        許冠傑今年9月即將年屆70,出生於廣州市,兩歲與家人移民到香港,最初住在鑽石山,後來搬到蘇屋邨,中學就讀於聖芳濟書院,後來在香港大學修讀心理科。72年畢業,同年與美菲混血女友結婚,先後誕下懷恩、懷谷兩兄弟。其後再添三名孫兒。

         亞SAM在64年與友人組成「Harmonick」樂隊,65年樂隊解散,他加入了「Bar Six」樂隊,66年改名「Lotus-蓮花樂隊」,他任主音歌手,67年為鑽石唱片公司出了兩張細碟,11月開始在TVB主持「STAR SHOW」及青年節目,大受歡迎,其後樂隊解散,SAM開始發展自己的演藝事業。


          71年亞SAM簽約寶麗金唱片公司,一曲「鐵塔凌雲」成為了香港粵語流行曲的開路先鋒。其後74年顧嘉輝作曲、葉紹德填詞的「啼笑姻緣」紅極一時,從此電視劇主題曲亦開始了粵語流行曲受人注意的市場。後來顧家輝、黃霑創作了不少經典電視劇主題曲,其中包括「上海灘」,葉麗儀亦憑此曲大紅大紫,每次登台,不唱此曲亦下不了台,事實上個人覺得縱使後來很多人翻唱過此曲,但始終無人能超越她的演繹,而葉麗儀最近在演唱會中亦笑說,雖然此曲已面世38年,每年她從這首歌收到的版權分紅仍然非常可觀,下期會繼續談呀SAM在粵語流行樂壇的貢獻。



2018年5月9日星期三

「夕陽之歌」與「千千闕歌」風波(2)

         上期講到陳慧嫻在事業最高峰的時候急流勇退,在90年與寶麗金約滿後便前往美國紐約州主修心理學,履行當初答應父母會完成大學的承諾。其實導致陳慧嫻告別歌壇是另有原因。89年「千千闕歌」的銷量及歡迎程度都比梅艷芳的「夕陽之歌」有過之而無不及,但當時梅艷芳隸屬的華星唱片是TVB的旗下公司,縱使寶麗金與TVB爭執,最後最受歡迎女歌手及金曲獎還是頒給梅艷芳及「夕陽之歌」。陳慧嫻意興闌珊便前赴美國完成父母的心願。





         個人覺得兩首歌曲都有自己的風格。「千千闕歌」能夠獲得驕人的成績,完全是因為比較容易去演繹,普羅歌迷都容易朗朗上口,在卡拉OK都是點唱率比較高的一首歌,而陳慧嫻的歌聲亦很適合唱這首歌,林振強的填詞亦很到位,很容易引起共鳴,亦是我比較欣賞的一位填詞人,他為蔡楓華填詞的日本曲「絕對空虛」亦是他的一首傑出作品,黎明亦是以這首歌參加第五屆新秀歌唱大賽得季軍,可惜蔡楓華因年小輕狂,一剎那衝動而從始再沒有光輝,而林振強這個鬼才亦早梅艷芳一個月移民天國。

          至於「夕陽之歌」,個人看過梅艷芳在2003年告別舞台演唱會,穿上婚紗唱這首歌之後,我覺得這首歌已經是屬於梅艷芳的了。陳少琪的填詞亦彷彿是為她而寫的。這首歌的演繹比「千千闕歌」要難,加上梅艷芳的磁性中音在演唱會的黯然神傷,對歌迷的依依不捨,亦知道自己經已時日無多,再無可能為自己喜歡的人穿上婚紗,把這首歌演繹得淋漓盡致,很難再有人超越。






          我覺得兩首歌都各有精彩,作為一個歌迷,沒有必要去分誰高誰低。聽兩首歌用不同的心情去欣賞,一首是講別情懷,另一首是講於人生,兩位歌手都演繹得很好,其實梅艷芳亦於頒獎禮後宣布從此不再接受任何獎項。如果陳慧嫻當年能不計前嫌,繼續留在圈中,她在歌壇的成就可能不止於始。當她從踏歌壇,已經被王菲、彭羚等歌手超越。畢竟娛樂圈是非常現實,無論如何,兩位都是我欣賞的歌手。

2018年5月2日星期三

「夕陽之歌」與「千千闕歌」風波(1)

       數個月前已應承頭哥開此專欄,可惜遲遲未想到如何開筆,但今天在收拾家中雜物時,偶然發現幾張陳慧嫻在2004年5月18號在卡加利銀禧紀念館為宣明會在加拿大巡迴籌款演唱會的門票,無獨有偶中文電臺剛巧在播放「千千闕歌」這首經典金曲,令我本來毫無頭緒,不知從何著手去寫我第一篇有關香港樂壇軼事帶來靈感,不如就由「千千闕歌」開始暢談八、九十年代香港樂壇最鼎盛時的趣事吧。


       陳慧嫻,1965年7月28日出生於香港,1984年憑「逝去的諾言」一曲嶄露頭角,同年獲十大中文金曲最有前途新人獎。

       陳慧嫻中學時代就讀於名校馬利諾中學,與林憶蓮是中五同班同學,經常參加各場比賽,當年就是法安利製作公司的安格斯發掘到錄音室試音,後來與黎芷珊、陳樂敏組成(小女雜誌)。「逝去的諾言」由安格斯包辦作曲、填詞,但此曲推出之後,三人星途各有發展,而後來陳慧嫻在樂壇迅速竄紅,成為紅極一時的天后。

      陳慧嫻為人熟悉的歌曲包括有:「玻璃窗的愛」、「花店」、「跳舞街」、「癡情意外」、「傻女」、「人生何處不相逢」、「千千闕歌」、「夜機」、「飄雪」、「紅茶館」等等無數經典金曲。而其中「千千闕歌」更是她的代表作,與已故樂壇天后梅艷芳的「夕陽之歌」曾經在樂壇有過激烈的爭鬥,亦是間接導致她短暫離開香港樂壇的一個原因。詳情在下篇另文再詳述。



        1986年,陳慧嫻由法安利推薦成為寳麗金的合約歌手,同年改編自日曲的「跳舞街」銷量達三白金,而正在浸會學院修讀的她正式退學去全力發展歌唱事業,其後陳慧嫻的「傻女」、「秋色」、  「人生何處不相逢」都相繼大賣,「傻女」更獲頒香港電臺十大歌曲及勁歌金曲十大金曲,而亦是陳慧嫻自己最喜歡的歌曲及代表作。

         1989年是陳慧嫻歌唱事業最高峰的一年,同年推出「永遠是你的朋友」一碟,裡面改編自日本紅歌手近籐真彥的【夕焼けの歌】的「千千闕歌」,唱至街知巷聞,銷量達38萬張(七白金),是當年的最高銷量大碟,各界封她為天后。同年在紅館連開六場「幾時再見演唱會」,場場爆滿。由於譚詠麟的「再續浪漫演唱會」緊接檔期,所以不能再加場。
至於陳慧嫻為何在最紅的時候退出樂壇,留在下回分解。



何不瀟灑走一回(2)

     《潇洒走一回》是1991年台灣華視古裝連續劇《京城四少》的主題曲,當時的葉蒨文雖然在香港已經走紅,但很久沒有在台灣推出國語專輯,她最廣為人知的一首國語作品,是她初出道時由民歌音樂家李泰祥指導下灌錄的《一根火柴》。而《潇洒走一回》得作曲人陳秀男說,若果主題曲由新人主唱,製...